> 天河印象 > 七夕文化 > 

七夕,无比美丽的民间传说

农历七月初七日即为"七夕节"。农历七月旧时叫作"兰月",因此,"七夕"之夜也叫"兰夜"。古时,空气洁净,夜空透明度高,夏末初秋的星空无比清澈,无数明亮的繁星散布在深蓝色的天幕上,最能引起人的无限遐想。 "牛郎织女"的美丽传说就诞生在这种遐想中。

"七夕"传说流传甚广,除在中国,在日本、朝鲜也有流传。从"牛郎织女"传说的基本内容看,"七夕"最先起源于古人对宇宙及原始宗教的崇拜,反映了远古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。当今,有一种说法是,地球人类是来自于银河系的外星智慧生命。不管是否如此,这个传说里面包含了天文历法,及文学、艺术、伦理规范发展的必要元素和基本轨迹的事实是不可怀疑的。"牛郎织女"位居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首(四大民间传说说法不一,本博依《牛郎织女》、《白蛇传》,《董永和七仙女》、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为序。另一说《柳毅传书》也在四大之列),它对民间文学、诗词、戏剧的形成、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。

有研究说,"牛郎织女"传说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有雏形,如,《诗经·小雅·大东》中有:"维天有汉,监亦有光。岐彼织女,终日七襄。虽则七襄,不成报章。彼牵牛,不以报箱。"《物原》也有"楚怀王初置七夕"的记载。到西周"宗教色彩退去后的牵牛织女开始焕炼出人格色彩,同时也逐渐渗入人文浓郁的文学系统。"西汉时,织女、牵牛、二星人的形态更加成熟和生动。班固《西都赋》中:"临乎昆明之池,左牵牛而右织女,似云汉之无涯。""牛郎织女"传说可能是在神话志怪兴盛的魏晋时期趋于成熟和定型的,并最终形成了如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所描写的、大家认可的"七夕"这一传统节日:"天河之东有织女,天帝之女也。年年织杼劳役,织成云锦天衣。天帝怜其独处,许嫁河西牛郎,嫁后遂废织。天帝怒,责令归河东,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。"

"牛郎织女"的故事,在13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,备受日本人民喜爱,对日本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。《万叶集》即是日本的第一部以七夕为主题的和歌集。至今,仍有部分日本人认为七夕故事是日本的本土文化。

上一篇:七夕风俗考略 下一篇:七夕:爱的悲剧,爱情的咏叹